“智改五虎将”:让设备“自己干活” ——记中铝山东工服“青年突击队”
来源: 中国铝业报时间: 2025-10-22作者: 闫格 班兆东
中铝山东工服新材料维检工区电工班有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“青年突击队”——马守业、宫恩淇、柴振华、曹继斌、察可立,清一色“90后”。他们不追热搜、不刷短视频,却能把复杂电路图背得滚瓜烂熟;不喊口号、不搞花架子,却用一次次技术攻坚,把智能化改造的蓝图变成车间里稳定运行的现实。
刚进厂时,他们也曾面对图纸发蒙、参数调错。但没人退缩——白天跟着老师傅跑现场、记要点,晚上抱着说明书啃理论、查案例。遇到难题,不等不靠,组团攻关、反复测试,硬是把“不会”变成“拿手活”。几年下来,这群曾经的新人已成长为能独立处理复杂故障、牵头重点项目的技术骨干。
在原料三区1号粗液泵智能化改造中,设备频繁“自停”,马守业反复更换通讯线和主板均无效。他转而深入分析运行逻辑,通过大量测试锁定控制程序冲突,重新编写策略,彻底根除故障,大幅提升设备稳定性,赢得生产单位高度认可。
宫恩淇和柴振华在原料二区槽上振打项目中组成“黄金搭档”,将需人工持续监控的手动模式升级为“自动定时启停”,实现无人值守,既省人力又提安全。曹继斌和察可立则在原料二区中碎智能化改造中,面对如迷宫般的线路,逐条梳理、逐点核对,制定科学方案,最终实现设备自动稳定运行。
他们不满足于“会修会改”,主动学习PLC编程、变频控制、工业物联网等新技术,抢着试用新工具。在单位组织的电工技术比武中,他们屡次凭扎实理论和娴熟实操脱颖而出。对他们来说,技能提升没有终点,每次学习都是为下一次攻坚蓄力。
从青涩新人到技术骨干,他们的成长没有捷径,只有日复一日的积累和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。他们用行动打破“90后”吃不了苦的偏见,证明这一代青年既能沉心钻研,也能扛责冲锋。
生产车间里没有聚光灯,只有电机轰鸣作伴;没有热搜榜,只有设备稳定运行的无声点赞。“青年突击队”不是简单地“修设备”,而是在参与塑造未来工厂——让机器更聪明,让生产更高效,让制造更智能。
这5位“90后”电工,用焊点连接梦想,用代码书写担当。他们的故事是新时代产业青年的真实写照,也是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路上最硬核、最鲜活的青春注脚。
- 附件:
